风书家长忆>穿越>她在权谋文里以武服人 > 运气 不能自欺欺人
    和许意道了别,回去的路上,眼看时间还早,郑璠便带着郑琋在附近逛了逛,也认识了许多人。

    据郑璠说,西陵城这块地方土地贫瘠,大家的生活都不好过,加上又是流放之地,比起其他地方不怎么太平,但好在郑家没有太过倒霉,他们姐弟流落到此十年整,并未遇到什么坏人。

    唯一一个田老四,还没来得及作恶,便被郑琋收拾了,看他在采石场上的样子,似乎也不值得他们在意。

    总而言之,郑玓和郑璠年纪小,又孤苦无依背井离乡,虽然吃了不少苦,但日子并非过不下去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比起郑琋预料的已经好了很多,自从知道祖母和两位舅母的经历后,她一直担心的就是郑玓和郑璠姐弟在西陵城被人欺辱。

    不过,没遇到坏人或许可以说是运气好,但他们终究是两个无依无靠的小孩子,没有人庇护,真的能在流放地这么安安稳稳长大吗?

    郑琋是十分愿意把事情都往好的地方想的,可若是因为这个原因自欺欺人就太傻了,联系上一世的经历,她猜测这背后肯定有某些人的手笔。

    只不过,如果真有人出手保护郑家姐弟,那郑玓的婚事又是怎么回事?难不成和那人没有关系?

    事情越想越复杂,郑琋脑子里乱成了一团麻线。她掌握的东西到底太少,即便察觉不对,也只能将前世今生的蛛丝马迹整理到一起,得出一个最合理的解释。

    先不管郑玓为什么会嫁给王清衡,就她猜测,郑玙是真的没有死。

    如果是郑玙的话,仔细想一想,他是郑家人,对当年郑王两家的婚事知情也解释的通,那么他为了救郑玓离开西陵城,很有可能会选择继续两家的姻亲关系。

    至于前世郑玓的悲剧,还有郑玙识人不清,错以为王清衡是个可以托付的好人这等理由。毕竟她自己也是见过那负心汉的,如果不是亲眼目睹郑玓的死,又听到王清衡和他那妾室欢喜到得意忘形的话语,她也不会想到郑玓所嫁之人竟是这么一个衣冠禽兽。

    而郑玙之所以隐于幕后,可能是为了查出当年真相,又或许是知道了什么,筹谋复仇。因为不能暴露身份,却又担心家人,所以才派人暗中到北疆保护,并且想方设法把家人救出苦海。

    只是,

    郑琋皱了皱眉头,想到了郑玙的年纪,他比郑玓还小了一岁,郑家出事时也只是个小孩子,而若是有人暗中庇护郑玓他们,肯定是十年前就开始了的,郑玙的年纪对不上。

    她现在只能确定,郑玙当初出事后应该是被人所救,有了什么奇遇,所以大难不死。

    那么除了他,还会是谁呢?

    郑琋和郑家人只相处了两个月,对郑家的事情了解的并不多,在青竹庵时,义母也很少和她谈起郑家的事,即便说,也都是聊些年少在家的事情。

    十年前那桩害得郑家家破人亡的案子,她基本上没有提起过。

    但是不提,何尝不是心有不甘的另一种表现?

    郑琋听她,听别人说起过太多次有关郑家的事,她自己又是郑家亲善本性的受益人,若不是郑家大爷出手相救,她早就死在了那场荒谬的祭祀之中,所以她是从心里相信,郑家是无辜的。

    郑玙若是还活着,肯定会为了郑家平反昭雪而奔走,当年的案子,她年纪小都知道牵扯甚广,如果没有人帮忙,只靠郑玙一个人很难行事。

    先解决眼前的事情,等到把郑玓和王清衡的婚事搅黄,她还是要想办法找到郑玙,不管背后究竟有多少事,她都想出手帮他一把,也算是全了郑家人对她的恩情。

    打定主意,接下来的几天,郑琋一直在旁敲侧击,想尽办法从郑家姐弟那里多问出些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