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书家长忆>科幻>天命: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> 第五十六章 卓识远见情以镇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看完魏征转呈的这道军报,李善道摸着短髭,沉吟不语。

    薛世雄等传看过后,神色俱皆严峻。

    “明公,王世充再度大败,损兵折将,金镛城被李密进据!洛阳,已岌岌可危,怕是很快就会为李密得有,海内格局将为之大变。李密一旦掌控洛阳,其势将如日中天!中原、山东,以至江南群豪,只怕都会俯首称臣。对此,老夫愚见,须即刻筹谋应对之策。”薛世雄说道。

    堂内气氛凝重。

    于志宁已奉命循抚河间等郡,在场文臣以崔义玄为首。

    崔义玄说道:“薛公所忧甚是。明公,李密一得洛阳,则海内大势易也,此其一;洛阳得有,李密随之必会犯我河内,此其二。方今,窦建德之地乃是新得,民心未稳,魏刀儿诸辈新附,忠心或尚不足,如果再被李密攻我河内,河北形势危矣!仆愚见,确宜急谋应策!”

    表面看,形势确是已不利於李善道,但李善道是何人?他心中自是有数,神情严肃,心里不慌。越这种时候,才越好显出他的“见识”与“胆略”,显出与常人的不同之处!

    他不急不忙,抿了口汤水,从容说道:“薛公、崔公,则按公等之见,何以应对为是?”

    薛世雄忖思了会儿,说道:“明公,当务之急,宜加固河内防务,同时加紧安抚河间、渤海、信都等郡,收揽民心,整兵备战,及秘联络单雄信、徐世绩等,分化李密内部,再者……”

    “再者什么?”

    薛世雄说道:“老夫斗胆敢言,再者是不是可以考虑与李渊通好?李渊虽尊杨侑为帝,自立之心昭然若揭,料之他必不会坐视洛阳为李密所得,若能与他暂结盟好,共抗李密,鼎足之势可成也,我河北自也转危为安。只不过,如果这么做,陕、虢之地,可能就需再作计议了。”

    怎么与李渊一盟好,就能成“鼎足之势”了?薛世雄没细说。

    也不需要他细说。

    堂中诸人皆能明了其意。

    如果能与李渊结盟,李渊在关中、李密在洛阳、李善道在河北,三者地盘互相接壤,互相牵制,从而势必互相投鼠忌器,谁也不敢先倾力攻谁,这鼎足之势,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。

    又“陕、虢之地,可能就需再作计议”,此话何意?

    也不需薛世雄细说,诸人亦能知晓他的意思。

    不外乎就是为能得与李渊结盟,或许需将陕、虢之地让给李渊,给李渊出关到洛阳的通道。

    若是不知历史的走向,薛世雄的此谋,算是一个不错的应对之策。确实是这样,李密一得洛阳,他的声势就远非李善道可比了,要想与之相抗,最好的办法只有与李渊联盟。然而,别人不知历史走向,李善道却是清清楚楚!李密最终能否得洛阳,没有人比他更知道!

    他肚皮里已有定计,面上不动声色,问崔义玄等,说道:“崔公,公等何意?”

    崔义玄拈着胡须,思酌多时,说道:“明公,窃以为薛公所献诸策,诚为良策!尤其与李渊结盟此议,实乃高明之谋。如能得与李渊盟成,李密纵得洛阳,亦不足虑也。鼎足之势一成,明公也就可以安心地经营河北,徐图发展,待时机成熟,再图进取。”

    李善道再问旁人,诸人无别的对策可言,皆点头称是,赞同薛世雄、崔义玄之议。

    “公等之意,我已知。”李善道起身来,下到堂中,步至壁上挂着的地图前,装模作样地瞅了好一会儿,拍了拍洛阳、又拍了拍江都,转身与诸人说道,“然我料李密,断得不了洛阳!”